◎旧书店老板与文学爱好者的双重视角
《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作者出久根达郎自少年时便就职于旧书行业,而后创立旧书店;曾获直木奖、讲谈社散文奖。既是经验老道的古书店老板,又是品味独到的文学读者。在本书中,作者以沉潜旧书行业五十余载的深厚阅历和平实晓畅的文风,融合个人体悟,与读者探讨:什么样的文学应该保留,什么样的文学消失?作家、读者、旧书商,究竟是谁决定了旧书的价格?
◎二十四位日本文学家
本书涉及司马辽太郎、三岛由纪夫、山本周五郎、川端康成、太宰治、寺山修司、宫泽贤治、永井荷风、乱步江户川、樋口一叶、夏目漱石、直木三十五、野村胡堂、泉镜花、横沟正史、石川啄木、深泽七郎、坂口安吾、火野苇平、立原道造、森鸥外、吉屋信子、吉川英治、梶井基次郎,共二十四位日本文学家珍本的书店际遇。每位作家各成一章,各有侧重。
◎近百帧珍本书影,二十四张Q版人像
作者挚友、旧书店经营者友情提供精美插图,涵盖初版书、禁书、知名设计师作品,为读者拂去岁月尘埃,揭示旧书之美。
◎业界名人诚意推荐
李长声、谢其章、止庵、韦力、史航、胡同、苏枕书等作家、学者、藏书家、旧书业从业者真诚推荐。
1 司马辽太郎 | 龙马的价值
2 三岛由纪夫 | 腰封的价值
3 山本周五郎 | 笔名的杰作
4 川端康成 | 蔷薇和少女
5 太宰治 | 老年太宰粉丝
6 寺山修司 | 如“风”
7 宫泽贤治 | 祈求“无上道”
8 永井荷风 | 情色的勋章
9 江户川乱步 | 少年侦探团的夏天
10 樋口一叶 | 钱是毒药
11 夏目漱石 | 鸡蛋和白薯
12 直木三十五 | “直木奖”的主人
13 野村胡堂 | 无钱平次
14 泉镜花 | 盆栽的松树
15 横沟正史 | “诅咒之塔”的秘密
16 石川啄木 | 卖掉全卖掉
17 深泽七郎 | 祭楢山
18 坂口安吾 | “我”出现的次数
19 火野苇平 | 河童的咒语
20 立原道造 | 书之梦
21 森鸥外 | 方眼图的发明
22 吉屋信子 | “少女”的世界
23 吉川英治 | 可耕种者甚多
24 梶井基次郎 | “父亲”的升华
后记—实惠作家论
文库版后记—后来的价格
附 录 书刊及文章中日译名对照表
某日,我因事去拜访一位开旧书店的同行。进门一看,柜台边没人。店主正在账房后一个大约六叠大的房间里整理书—几百本文库本书脊朝上地摆放在地上,占了半个房间,另一边则密密麻麻地铺满了文库本的外封。
我问他在做什么。他回答说,正在玩纸牌游戏“翻和尚”。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
他上门去收购旧书时,对方拿出一大摞全被剥掉外封的文库本,说:“平时上下班途中常在车上看书,因为嫌外封和腰封碍事,出门时会先把它们剥掉再放进包里。”
但光秃秃的书可卖不出去。现在的书呀,一剥掉外封的话,就只剩下千篇一律的白色封面,显得十分寒碜。
店主很失望,正要回去时,对方又说:“那些外封和腰封还全部保留着,并没有扔掉。”随即取出一个大纸箱来。打开一看,里面塞满了书的外封和腰封,几十张一捆地叠得整整齐齐。当然,全都是新的。即使书有点儿脏,只要套上外封和腰封,马上会变得焕然一新。
“结果,我就在这里玩翻纸牌了呗。不过,很难对得上。你看,从早上奋战到现在,只有这么一丁点儿成果。”店主指着旁边的书堆,对我说,“难就难在书名和封面老是对不上。也就是说,没法通过图案记忆,只能牢牢记住书名才行。”
“哎哟,你原来这么贪玩啊。”我笑着说,“要不是为了好玩,就得换个别的方法。先确定方案:按作者分开,或者按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例如,从‘ア’行书名挑起,先把‘ア’行的书和外封都分别挑出来,然后再配对,这样不就快多了吗?也可以按不同出版社分开。总之,先得大致分一下类别。”
“噢,对呀。”店主挠挠头说道,“你真聪明!”
“唉,谁想不出来呀。”
我问他:“像这样辛辛苦苦地套上外封的文库本能卖多少钱呢?”
“一百日元。”他说完,又补充道,“但如果缺少外封的话,就一分钱也卖不出去。也就是说,外封加人工费值一百日元。”
“还有书的购入成本呢。”
“噢,对呀。书收购回来当然也得花钱,而且这次还买贵了。”他开始抱怨起来,“一开始我看见那堆光秃秃的文库本时,本来是决意不收的。对方央求说:‘免费送给你好了,你帮忙处理掉吧。’我还是没答应。正要走时,那家的男主人从房里走出来说:‘如果书有外封的话收不收呢?’我不假思索地拍着胸脯说:‘那我愿出高价收购。’于是,他就搬出一整箱书外封来……事已至此,我也不好拒绝了。”
“真没想到,给书套上外封这么费劲呀。这次别说赚钱,简直亏大了。”他一直喋喋不休地发牢*。
过了两天,他又打电话给我说:“果然亏大了—整理完后,发现还有很多书和外封是不配套的。外封剩下比较多。都是全新的,不舍得扔掉。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没人会单独买张书外封回去。卖旧书的同行们也不会收购的。那怎么办呢?我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后来,我偶然向“龙生书林”旧书店的老板大场先生提及此事时,他一本正经地反问道:“那些文库本是从前的旧版书吗?”
“不是,都是近年出版的。其中大多是推理小说。”
“可惜呀,要是旧版书就值钱了。”
“噢,是啊,哪怕是文库本的一条腰封也得好好爱护呢。”
我想起了大场先生的著作《三岛由纪夫—旧书店的书志学》。此书写于平成十年(1998 年),书中明确记录了三岛由纪夫文库本初版的旧书价格。例如:角川文库的《爱的饥渴》在昭和二十六年(1951 年)七月十五日出版时定价为七十日元,如腰封齐全的话,到能卖四千日元。翌年三月二十一日,此书在新潮文库以相同定价出版,这个版本如今也能卖三千日元。当时的初版装帧还只有腰封,没有外封。后来再版时才加了外封。
毫不夸张地说,大场先生是把书外封和腰封的价值公之于世的功臣。他这本论著堪称先驱之作。我为此书写了如下一段序言:
可以说,开旧书店的人是没有学位的书志学者,是不写文章的书志学者。
学者们研究的是书的来历、内容和影响,而旧书店注重的是书的外观和品相。按说这两种研究都很重要,但在学界看来,后者却似乎低人一等。也许学界认为,开旧书店的人对于书的研究只是一种个人爱好而已吧。
其实,书的性质需要从这两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完全把握,所以研究书志学需要同时具备科学家的冷静、书迷们始终如一的兴趣,以及好事者们爱钻牛角尖的精神。
大场先生在此书中指出,三岛由纪夫的书有很多再版时使用了和初版不同的装帧设计。至于个中原因,却从来没人做过解释。也许是因为三岛不喜欢初版的装帧,也许是出于销售方面的考虑。以装帧变化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说不定能由此产生崭新的三岛由纪夫论呢。
然而,目前还没见到这方面的论述。
大场先生是很注重书的腰封的。然而在此之前, 《定本三岛由纪夫书志》(此书曾是三岛著作收藏者们的指南)的编者却认为腰封毫无意义,没有将其信息收录入书中。结果, 《裸体和衣裳》(昭和三十四年即1959 年出版)的初版本到底有没有腰封,后人就弄不清楚了。
大场先生写道:“一般认为,初版书原本就是没有腰封的。”然而,市面上却出现了极少数带有印着“三岛由纪夫小说作法”的红色窄腰封的书。据推测,这有可能是把再版时的腰封套到初版书上了。也有可能出版社收到书店卖剩退回的初版书之后,加上腰封又再重新出售。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无法断定初版书没有腰封。很显然,应该算作“带有腰封的初版书”。
我在序言中继续写道:
可别小看了区区一条腰封。我们何其不幸,无缘看见此书刚问世时的模样,也无缘看见作者三岛由纪夫拿到书时爱不释手的模样。正如大场先生所说:“所有文化都是从各种执着和热情之中产生的。”对于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需要有执着的好奇心。而这正是书志学作为一门学问所欠缺的吧。
我在序言开头说:“开旧书店的人是不写文章
《给作家标个价:旧书店的文学论》是作者出久根达郎以旧书店经营者和文学爱好者的双重视角审视文学作品的一本小书,从司马辽太郎、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寺山修司、宫泽贤治等二十四位日本作家的珍本在旧书市场的行情切入,讲述了丰富的文坛掌故、书店逸闻和个人阅读体悟,并思索了文学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关系。
出久根达郎,生于1944年,日本小说家、随笔作家。中学卒业后即进入古书行业,并于1973年独立经营旧书店“芳雅堂”。1992年获讲谈社散文奖,1993年获直木奖,2016年出任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作为日本旧书行业代表人物,其作品入列热门日剧《古书堂事件手帖》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