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0
传习录(精装全本全译版)
正品保障
快速发货
支持正版
选择 系列
  • 产品详情
  • 产品参数
  • 产品评论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

内容简介

王阳明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基本的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影响巨大的“心学”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作为思想巨匠,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彻底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受历代读书人崇拜,并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许多后世名人。其学说更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当时的维新领袖西乡隆盛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日本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对王阳明的思想也是推崇备至。

目录

卷上 徐爱录 徐爱跋 陆澄录 薛侃录 卷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答周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一) 答陆原静书(二)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一) 答聂文蔚(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钱德洪录 钱德洪附记 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精彩书摘

  《国学经典:传习录(全本全译)》: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是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孑L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日‘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   “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功夫,徒弊精竭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   时日仁在旁,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后学。”先生又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   【译文】   希渊问:“可以通过学习而成为圣人,但是伯夷和伊尹与孔子的才智能力终究不同,但是为何孟子称他们都为圣人呢?”   先生说:“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只因为他的心没有掺杂丝毫的私欲而至纯至精为天理,就像纯金之所以是纯金,是因为它的成色足而没有一点铜铅之类的杂质。人要修养到心中至纯为天理时才是圣人,金子要炼到成色十足时才是纯金。圣人的才智能力也有大小差异,就像金子的分量有轻重差别。尧、舜就像万镒的纯金,文王、孔子就像九千镒的纯金,大禹、商汤、武王就像七、八千镒的纯金,伯夷、伊尹就像是四五千镒的纯金。尽管他们的才智不同,但他们心里纯为天理,所以他们都可称为圣人。就像分量不同,但成色十足都是纯金。把五千镒的纯金熔入到万镒重的纯金中,它们的成色也是相同的。将伯夷、伊尹放于尧舜、孔予之间,他们心中的天理都是相同的。所以纯金是看它的成色,而不在于它的重量:圣人就在于心纯为天理,而不在于才力大小。所以,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肯努力学习,去除私心杂念,使心纯为天理,也能成为圣人。就像一两的金子与万斤重的金子。分量相差悬殊,但成色十足都是纯金。孟子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原因就在这里。学习的入学习圣人,也不过是去除私欲保存天理罢了。就像冶炼金子使它成色十足。如果这金子成色已经八九成,那么冶炼就省功夫;成色越低,冶炼就越难。人的气质禀性有清有浊,纯杂不一,智力有中上等的人、有中下等的人。他们对于天理,有生来就知道去实践的人;有通过学习才知道,并顺利实践的人;还有资质最下等的人,他们要花比别人多千百倍的功夫去学习,等到成功了都是一样的。   ……

前言/序言

  《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著作,此书记载了他的讲学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王阳明在明宪宗成化八年出生,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终年57岁。封新建伯,谥号文成,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   王阳明曾经在会稽山阳明洞筑室,所以世称阳明先生。他是明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他生于官宦世家,正值明代中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学术混乱之际。所谓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其“文事武备”成就了其全能大儒,“儒学***人物”。他的事功利在当代,他的学术思想功在千秋。   人称王阳明是“治学之名儒,治世之能臣”。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   王阳明出身于书香门第、诗礼之家。他自幼便聪颖明悟,11岁便随父进京就读,以“读书志在圣贤”为自己的志向。   十几岁之时,他便能诗能文。15岁的时候,便游览居庸关、山海关。王阳明少年时期豪迈不羁,他不仅诗文纵横,精于骑射,而且酷好攻战、兵家武事,东汉大将马援便是他崇敬、向往的古人。
库存量
40
市场价
0.00
价格
16.80
首页
客服
购物车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