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要进行哲学启蒙?这本书告诉我们: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经常会问出很多看似天真无邪的问题,这些基本且带有哲学色彩的问题,是许多人成长阶段必有的人生大哉问,就算是对很多大人来说,也很难给出浅显而精准的答案。“如果我在更年少的时候,阅读过这样的哲学类图书,了解过哲学,或许我的人生轨迹会相当不同。”一位家长看完本书后感慨道。
从哲学这条主线出发,讲述与哲学相关的一切领域,包括科学、宗教、日常生活、法律等,同时紧跟时代话题,探讨宇宙飞船、机器人、人工心脏、试管婴儿等背后的哲学问题……拓宽孩子的眼界,提升孩子的格局,让他们学会站在更高的维度,用更宽广的视野进行哲学思考。
很多人以为只有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等人才会进行哲学思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像母亲、老师或者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做了很多哲学思考。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其实都包含着他们个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对于周围的人和事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明白了这一点,孩子才会理解如何去观察、分析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和这个世界相处。
哲学是“智慧”,引领孩子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哲学是“思考”,指导孩子探索事物的根本意义;哲学是“反省”,帮助孩子摆脱迷茫,获得真正强大的内心力量,拥有智慧、通透的人生态度。抱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哲学态度,孩子的学习能力将会超越你的想象;想要过好人生,还是要懂一点哲学的。
这本书能成为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从基础的“什么是哲学”讲起,给完全零基础的孩子普及基本的哲学概念,理清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同时讲述日常生活及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哲学现象及哲学思考,帮助孩子轻松入门。
从中国家庭餐桌上常见的一碗红烧猪蹄开始,引导孩子一步步熟悉哲学的面孔,将哲学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融入日常生活中,拉近原本晦涩深奥的哲学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帮助孩子用自己的日常经验来理解哲学相关的抽象概念。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直击哲学思考的本质。
采用第二人称展开全书,就像和朋友在面对面亲切聊天一样,从不居高临下,从不耳提面命,从不颐指气使,俯下身子,与孩子对话。从孩子每天能接触到的生活化案例,以及困扰他们的问题出发,讲述孩子听得懂的哲学。
插画是对哲学的外在表达,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哲学。特别邀请新锐青年插画师绘制精美插图,夸张明亮的色彩,天马行空的超凡想象,**冲击力的画面,为孩子创造一个沉浸式的哲学阅读空间。
以下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呢?带着自己的思索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要对孩子们介绍“何谓哲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面对充满着科技幻想的时代,却似乎更有必要为孩子们开拓一片人文的视野。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哲学常识,另一方面也可启发他们思考的契机。本书从日常生活小事出发,自人类“感官、记忆、思考、反省”的能力讲起,带领小读者探讨科学和哲学的区别、哲学思考的特点、逻辑是什么、权威和理性、哲学与日常生活、为什么不能缺少哲学、哲学家等话题,启蒙孩子对哲学的认知。
步印编辑部
一个由畅销童书作家、资深编辑、知名画师、毕业于清华、人大、央美、武大等高材生联手组成的团队,编辑出版了很多超级畅销书——《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我的本地理启蒙书》《希利尔讲世界地理》《儿童好品德系列》等。
绘者 郑溪婵
爱生活的金牛座女生。喜欢绘画、设计、文学和思辨哲学;也热爱生物、化学、科学以及探索未知的宇宙学。在审美、绘画和设计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张,立志用手中的画笔,从绘画和设计出发,发现和呈现更美的世界。
爱智慧
“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起源于古希腊语“philosophia”,意思是“爱好智慧”,因此哲学家指的就是爱好智慧的人了。
什么是智慧
古希腊人把智慧看作是对万事万物比较深入的一种研究。那些可以直接通过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得知的事实、技巧或判断,大多是知识或手艺,而不是智慧。
专家探讨知识,哲学家追求智慧
专家的学问能为我们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需要提供服务,却不能为我们整个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做一个详细的探讨和规划。哲学家对事物的关注,不会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原因,他会继续探索事物的根本、价值和意义。
合不合“逻辑”?
哲学家特别讲求思考方法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平常我们会说:“你这话不合逻辑。”逻辑指的就是正确的思考法则。
有了科学就用不着哲学了吗?
科学家可以告诉我们许多有关这个世界的“事实”或“知识”。而哲学家所研究的是宇宙间事物的本质、目的和意义,告诉我们有关这种“事实”或“知识”背后根本的“价值在哪里”。
权威和理性
在哲学家眼中,任何事、任何人或神所说的话,都可以拿来分析和判断是不是对,是不是真。宗教家常会告诉人:你先相信神,便会得到真理。而哲学家会说:我先分析、判断一下,确是真理,我才相信。
哲学与日常生活
要求我们走路抬头挺胸,吃饭不可以挑食的,是老师、母亲,不是哲学家呀!不过,如果你继续追问下去:“为什么不可以偏食?”你就会发现,原来母亲或老师也做了许多哲学思考呢。
任何地方任何时代都少不了哲学
任何民族都是具有理性的,都会对宇宙及人生作反省。哲学思考超越了国界,遍布于所有人类的心灵之中。
哲学的开始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单单由本能来决定,而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而对这种价值判断所作的反省,就是哲学的一个开端。
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哲学家
一个热心于追求真理的人,永远不会满意别人对自己(或自己对自己)随随便便地搪塞,他一定会想尽办法去追寻后的答案。只要做到上面所说的反省和探究,这个人就是哲学家,一位热爱智慧的人。